1.城市集中供熱系統供熱方式簡述
目前城市集中供熱基本采用以下三種基本供熱方式:高溫水間接換熱供熱方式、低溫水直接供熱方式、混水直供供熱方式。
高溫水間接換熱供熱方式:此種供熱模式在國內十分普及,大多數城市均采用此種方式,其技術十分成熟,運行安全可靠,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換熱器將高溫水與低溫水分開,相互之間水力工況不受影響。
低溫水直接供熱方式:此種供熱模式在國內也十分普及,主要應用在規模較小的集中供熱系統和區域供熱系統中。
混水直接供熱方式:近幾年,混水直接供熱方式廣泛應用于大規模集中供熱系統,早些年限制其發展主要原因是熱網自動化監控設備和技術還不太成熟。隨著供熱技術的發展及先進監控設備在供熱系統中的應用,混水直接供熱方式經濟節能的優勢凸顯,并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2.混水直供技術概述
2.1混水直供原理
一次管網供水進入熱力站首先通過除污器除污,然后與用戶一部分回水經混水閥混合后進入循環水泵,經循環水泵加壓調節至用戶所需參數后,供給熱用戶。系統管道上設置相應的壓力表、溫度計、閥門等附件及自控裝置。混水直供熱力站原理圖如下:
2.2混水直供方式的分類
受地勢及熱力站位置的影響,混水直供系統采用了三種混水供熱方式:
①混水旁通加壓混水方式;
②回水加壓混水方式;
③供水加壓混水方式。
2.2.1混水旁通加壓混水方式
混水泵設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利用水泵將二次網的一部分回水加壓打入一次網供水中混合加熱,形成二次網供水,二次網的另一部分回水作為一次網回水返回一次網回水總管;一次網供回水上設置調節閥,水泵采用變頻控制。此供熱方式適用于一次網供水的高中壓區。
2.2.2回水加壓混水方式
混水泵設置在二次網回水總管上,利用水泵將二次網回水加壓,一部分回水受混水旁通管路上的調節閥或者一次網回水管路上調節閥(視水泵出口到一次網總回水與到二次網供水需增壓力相對大小定)支配流入一次網供水混合加熱,形成二次網供水,另一部分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網回水總管;一次網供回水上設置調節閥,水泵采用變頻控制。此供熱方式適用于一次網供水的高壓區且地勢低洼處。地勢低洼處。
2.2.3供水加壓混水方式
混水泵設置在二次網供水總管上,利用水泵將二次網一部分回水及一次網供水同時吸入混合加熱,形成二次網供水,另一部分二次網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網回水總管。一次網供回水上設置調節閥,水泵采用變頻控制。此供熱方式適用于一次網供水的低壓區。

2.3混水方式的確定
混水方式的選擇對于混水系統的節能、穩定運行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熱網水壓圖,確定管網的高壓區、中壓區、低壓區及負壓區,同時應考慮混水泵對一次網壓力的影響,針對熱力站在管網中的不同位置,按照混水分類原則選擇合適的混水方式。

3.混水直供方式與間接供熱方式對比分析
3.1兩種供熱方式基礎數據
混水直供方式:
供水:溫度 90℃; 壓力 1.0MPa
回水:溫度 40℃ ;壓力 0.15MPa
間接供熱方式:
供水:溫度 110℃;壓力 1.0MPa
回水:溫度 70℃ ;壓力 0.15MPa
3.2承擔供熱負荷方面
從以上參數可以看出,混水直供方式的供熱溫差為Δt=50℃,間接供熱方式的供熱計算溫差為Δt=40℃,假定總面積100萬平方米,按熱指標58W/㎡計算,一次管網的循環水量如下:
混水直供方式:G=100×58×0.86×10/50=997.6t/h
間接供熱方式:G=100×58×0.86×10/40=1247t/h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在相同的供熱負荷情況下,混水直供方式一次管網的循環水量小于間接供熱方式一次循環水量。也就是說,在相同的一次管網流量情況下,混水直供方式所能承擔的負荷大于間接供熱方式,管網的供熱能力提高,可增加熱負荷,供熱經營收入也會相應增加。
3.3熱力站建設方面
3.3.1熱力站內設備方面
混水直供方式熱力站內主要設備材料包括循環水泵、除污器、閥門、電氣設備、自控設備。
間接供熱方式與混水直供方式比較,熱力站內增加了板式換熱器、補水箱、補水泵等設備。
3.3.2熱力站建筑面積
由于站內增加了板式換熱器和補水箱、補水泵等設備,間接供熱方式熱力站建筑面積要大于混水直供方式熱力站建筑面積。
3.3.3熱力站建設初投資
間接供熱方式熱力站建筑面積增大,設備增加,所以其建設初投資要大于混水直供方式熱力站。根據已完成的項目對比,在站內自動化控制水平相一致的情況下,間接供熱方式熱力站建設初投資要比混水直供方式熱
3.4節約能源方面
混水直供方式熱力站沒有換熱設備,不存在中間換熱環節,減少了熱損失,熱網輸送來的熱量利用較充分,節約能源;站內熱損失僅為管道及管件散熱,熱量損失很小。
間接供熱方式使用的換熱器存在換熱效率,熱網輸送來的熱量利用不充分,在熱交換過程中還會產生大約5%的熱量損失。換熱器本身散熱量也較大損失。另外, 間接供熱方式一次網回水溫度較高,在輸送回熱源過程中的熱量損失也比混水直供方式回水熱損失大。
3.5熱力站運行維護方面
間接供熱方式熱力站內換熱設備要定期進行清洗、除垢,墊片、膠圈定期進行更換,維護工作量大;直混供熱方式熱力站只需要在停熱后對水泵和閥門進行常規檢修,維護工作量小,工人勞動強度較低。
3.6熱力站運行費用方面
間接供熱方式熱力站內用電設備容量大于混水直供方式熱力站,采暖期內設備運行耗電量較高。
3.7熱網運行調節方面
間接供熱方式一次網和二次網通過換熱器分隔開,一次網參數波動不會影響到二次網參數,二次網運行參數相對穩定,調節方便,安全性較高。近幾年,隨著自動化控制設備及技術在供熱領域的應用,混水直供方式的不足已徹底得到解決,混水直供方式熱網規模越來越大,已達到2000多萬平方米以上。
4.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和對比可以看出,混水直供方式較間接供熱方式在帶熱負荷能力、項目建設初投資、運行費用、檢修維護、節能降耗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隨著自動化設備和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混水直供方式在熱網運行調節方面的不足已經得以彌補,其未來發展和利用空間將更加廣闊。
THE END